8月13日讯 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U13(初一年级)组全国总决赛淘汰赛阶段(16强)赛事将于8月13日至22日在吉林省龙井市举办。曾经以6胜1负积18分获得B组第二名的广外实验中学U13队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淘汰赛竞赛日程信息中,取而代之的是获得B组小组赛第三名的深圳实验学校U13队。对此,《北京青年报》发文点评认为,广外实验中学U13队存在违规行为,确实应该被取消参赛资格。
广外实验中学U13队教练以愤然辞职的方式表达了对本队被取消比赛资格的不满,事件导致舆论发出不同声音。据悉,就在小组赛临近尾声的时候,有人向赛事组委会举报,广外实验中学U13队中有3名球员学籍与参赛学校不符,并详细列出各类举证资料。赛事组委会随即启动调查程序,并很快举行听证会。从互联网上传出的听证会现场录音情况来判断,广外实验中学U13队的确“引进”3名学籍注册在广州市另外一座学校的学生球员。广东赛区赛事组委会的代表对此不仅知情,对3名球员代表广外实验中学报名参赛资格实际也是认可的。
“打破壁垒、不设壁垒”概念正是引发外界质疑或争议的焦点所在。有人认为,既然“打破壁垒”,那么广外实验中学U13队引进其他学校学生报名参赛就不算违规。不过上述理解或许是对规则的误读。“打破壁垒”,实际指的是去除在参赛球队报名主体类别上的壁垒。赛事允许各队以学校代表队、体校代表队、俱乐部梯队或社会青训机构合作代表队身份报名参赛。但“学籍问题”始终都是教育部门严格把关的重点,与所谓“打破壁垒”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有部分学校欲通过引“外援”提升竞争力,那么就不得以本校名义参赛,而可以以诸如“某某俱乐部队”名义报名。
对于此次事件发生,相关各方恐怕都无法逃避责任。球队直到打完小组赛后才被取消参赛资格,这意味着此前有关参赛队球员报名资格的审核工作存在明显失误。至于哪一方或者哪一级别赛事组委会承担多少比重的责任,其实从互联网公布的听证会录音内容不难作出判断。同样需要担责的恐怕也有当事球队,既然规则明明白白,从结果来看,他们很可能并没有认真领会到规则内容或没有完整理解其中相关内容。
相关直播
暂无相关直播
相关录像
相关集锦
相关短视频